蛋白質老年人的新陳代謝會減速30%,對蛋白質的利用能力在降低,但分解代謝的能力卻有所增強,因此極易出現蛋白質缺乏,可導致消化不良、腹瀉等,或出現皮膚干燥、松弛等問題,并易感染其他疾病而造成死亡。嘉麗珊·斯萊特凱說,老年人每天應按照每公斤體重1克—1.25克的量攝入蛋白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老年與臨床營養室主任張堅則表示,雞蛋、牛奶、魚、蝦、瘦肉等都含有的動物蛋白,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則在植物蛋白中zui高。
鈣和維生素D 陜西省第二人民醫院在對843名50歲—80歲的人調查后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鈣問題,這與年齡增長帶來的骨密度下降及骨量丟失有關。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標準,我國老年人每日需要攝入1000—1500毫克鈣;美國專家則建議,老年人可每天補充50微克維生素D。
維生素C、E 英國營養學家約瑟夫·皮梭在《*健康》一書中指出,20%—50%的老年人缺乏維生素C;23%的男性和15%的女性缺乏維生素E。我國規定,老百姓每日膳食維生素C供給量為60毫克,每日增服100毫克—200毫克維生素C片劑更好。否則,容易出現消化(消化食品)不良、煩躁不安、生長遲緩等問題。維生素E的缺乏則可能導致血管彈性下降、皮膚干燥等問題。各種植物油(油食品)是維生素E的來源。若口服維生素E制劑,日劑量應小于300毫克。
鐵各種礦物質中,鐵是老人zui容易缺的營養成分。2002年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21.5%患有貧血,而這與缺鐵有很大關系。老人通常以吃植物性纖維食物為主,且患慢性病較多,如長期服用四環素、抗酸藥等,都會影響鐵的吸收和利用。老年人要補鐵,應該多吃些動物性食物,如動物血、內臟和瘦肉。
B族維生素《*健康》指出,超過20%的老人缺乏B族維生素,其中71%的男性和91%的女性缺維生素B6,而維生素B12的缺乏更普遍。此類營養素的缺乏容易引起代謝障礙,使人出現食欲不振,并可能誘發便秘、神經炎等多種疾病。B族維生素的zui常見來源就是粗糧、豆類和薯類。如果把一天中攝入的6兩精白米面換成粗糧,主食來源的維生素B1攝入量就能提高4倍。
鉀這一營養素缺乏在老年人中較多見,它對保持健全的神經系統和調節心臟節律非常重要,還能防止中風。豆類、瘦肉、乳制品、蛋類、水果汁、蔬菜湯、肉汁中鉀含量相對豐富。但腎功能衰竭致血鉀偏高者要限食。
鋅一項對600余名中國老年人的鋅營養狀況調查表明,老年人的血清鋅水平明顯低于青年人,鋅攝入量也未能達到每天15毫克的推薦標準。糖尿病、腫瘤、感染等都可引起缺鋅。此外,老年人喜歡清淡飲食,消化、吸收功能較差,也是造成缺鋅的原因。建議適當提高肉、禽、魚、蛋等動物性食品的攝入量。
鉻有研究指出,我國老年糖尿病患者眾多,與老年人缺鉻有一定相關性。鉻缺乏還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及免疫力下降。啤酒酵母、黑胡椒、肉奶制品、全谷物中鉻含量較高,而精制的糧食和糖中鉻很少。
鎂老人從日常飲食中,可以獲得15%—25%的鎂。正常情況下,人們是不會缺鎂的,但如果膳食不合理,偏食,吃得過于精細就易缺乏;老年人食量小,加上有慢性病,也可能導致缺鎂。如果經常出現小腿抽筋,不宜盲目當作缺鈣處理,而應及時請醫生檢查,看看是不是缺鎂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