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酶聯免疫試劑盒相對國外來說,起步晚,發展快,并已形成中國特色的酶聯免疫試劑盒技術核心,在生物行業,你不知道ELISA試劑盒你就out了,下面我們講講酶聯免疫試劑盒的發展歷史:
免疫檢驗技術的出現zui早可追溯至19世紀末。1896年,Widal發現在傷寒桿菌中加入傷寒病菌人的血清可致傷寒桿菌發生特異的凝集現象,利用這種凝集現象可有效的診斷傷寒病,這就是zui早的用于病原體感染診斷的免疫凝集試驗,亦即的肥達試驗(Widaltest)。稍后,即1897年,Kraus又發現將細菌培養液與其相應的抗血清混合后可發生肉眼可見的沉淀反應,于是,免疫沉淀試驗又應運而生。到1900年,維也納大學病理解剖系的年僅32歲的助教Landsteiner發現在一些人的血漿能使另一些的紅細胞凝集,這種同種凝集現象的發現,成為人類血型分類的基礎,并由此而衍生了生物科學中的一個特殊分支即免疫血液學,Land—steiner也因人類血型的發現獲得了193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并且,直至今天,我們仍然在使用基本的紅細胞凝集試驗鑒定ABO血型。在同一年代,Bordet又發現了補體結合試驗(c。mplementfixationtest,CFT),即抗原抗體反應后具有補體結合的能力,如紅細胞與溶血素反應后,如有補體存在即可出現溶血現象。因此,利用這種免疫溶血機制做指示系統,可以檢測另一反應系統中抗原或抗體的存在與否。1906年Wassermann將這種試驗用于梅毒螺旋體感染的診斷,建立了的華氏反應。下面我們首先來看看免疫沉淀反應測定技術的發展歷程。1902年Ascoli建立了環狀沉淀試驗。1905年Bechhold將抗體混溶在明膠中,然后再將相應特異抗原加于其上,酶聯免疫試劑盒抗原抗體的特異結合可在明膠中出現沉淀。1946年Oudin報道了試管單向免疫擴散試驗。到1965年Mancini又提出了平板單向免疫擴散試驗,這種試驗的出現使得以前只能進行定性測定的免疫試驗進入到了定量的時代,并且其仍是目前zui為常用的簡易抗原定量方法,如免疫球蛋白、補體C3和C4等的測定。由Ouchterlony首先報道的平板法雙向免疫擴散試驗,仍然是抗原抗體鑒定的zui基本方法之一。由Grabar和Williams在內1953年首先報道的免疫電泳,其將區帶電泳和免疫雙擴散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可很方便地用于純化抗原和抗體成分的分析及正常和異體液蛋白的識別。其后,又出現了對流免疫電泳、火箭免疫電泳和免疫固定電泳(im—munolixationelectrophoresis,IFE)等。免疫沉淀反應發展到此,基本上可以說是經典免疫沉淀試驗發展階段,這些所謂的經典免疫沉淀試驗不但測定范圍狹窄(10~lOOt~g/m1)、靈敏度低,而且繁瑣費時,不能自動化,因此,到了20世紀70年代,根據抗原抗體能在液相中快速結合的原理,出現了微量免疫沉淀試驗,即免疫透射比濁測定、免疫膠乳比濁測定和免疫散射比濁測定,這幾種比濁測定方法均已用于臨床體液特定蛋白含量的測定,現已有多種自動化檢測儀器應用于臨床檢驗,尤其是免疫散射比濁測定。
免疫凝集反應測定技術則經歷了直接凝集試驗、間接凝集試驗和自身紅細胞凝集試驗等幾個發展階段。直接凝集試驗常用的有玻片法和試管法兩種,如在玻片上進行的紅細胞ABO血型的鑒定試驗,在試管中進行的肥達試驗和外斐試驗(Weil-Felixtest)以及交叉配血凝集試驗等。間接凝集試驗中曾經應用較為廣泛的有間接血凝試驗和膠乳凝集試驗,如國內20世紀80年代初酶聯免疫試劑盒廣為應用于HBsAg測定的反向間接血細胞凝集試驗,用于hCG和類風濕因子(RF)測定的膠乳凝集試驗等。自身紅細胞凝集試驗則是近些年來發展的不同于以前的免疫凝集試驗的快速檢驗技術,其zui大的特點是采用一種雙功能抗體試劑,以患者自身紅細胞作為凝集反應指示系統,檢測方便快速,只要2min就完成凝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