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已經可以誘導干細胞形成視網膜,這為很多眼疾患者帶來希望。
在子宮里,一團相同的細胞分化成各種不同的模樣,zui終形成高度有序的結構,組裝成人體的全副器官。這個過程依照內在的“生物學藍圖”有條不紊地進行,ELISA試劑盒引導組織產生折疊、皺褶,形成適當的外形和大小。
科學家很熟悉這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進程,他們一直在思索胚胎發育的機制,暗自驚嘆它的奧妙,又渴望在實驗臺上重演早期發育階段——既為了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生物學機制,也為了將這些信息應用于修復和替代受損組織。這個時刻或許已到來了。解密發育奧妙的工作zui近取得了不少成就,體外培養的替代器官有望在10年內就進入手術室。
我之所以作出如此樂觀的預測,是因為我的實驗室近來在干細胞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干細胞會分化成其他類型的細胞。我們發現,即使在體外培養的環境下,干細胞也可以分化形成視網膜——眼睛里的關鍵結構之一,它把來自外部世界的光信號,ELISA試劑盒轉換成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繼而傳遞給大腦的其他部位。此外,我和同事還培植出了皮層組織,以及垂體的一部分。由于我們對人體信號傳導系統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因此在做上述研究時,我們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對培養皿中的一層相互分離的細胞進行誘導,讓它們形成了一種輪廓分明的三維結構。其實,這些細胞收到我們“輸入”的化學信號后,自己就會行動起來,開始建造視網膜。這一研究成果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用這種方法制備的視網膜組織有望用于治療黃斑變性等多種眼疾。
培養皿中的奇跡
剛開始嘗試“培養”視網膜時,我們實驗室還在探討視網膜形成的一些基本問題。我們知道,視網膜是從胎兒大腦中名為“間腦”(diencephalon)的那一部分發育而來的。在胚胎發育的早期階段,間腦的一部分會擴展,形成氣球狀的視泡(optic vesicle),后者再向內凹陷,形成視杯;視杯進一步形變,zui終成為視網膜。
一個多世紀以來,生物學家一直就視杯形成的機制爭論不休,直到今天,研究大腦發育的科學家仍然各執一詞。其中一個較有爭議的問題是,在視杯形成過程中,與之相鄰的一些結構,如晶狀體和角膜起了什么作用?有些科學家認為,視網膜向內凹陷,是因為受到了晶狀體的物理推動作用;也有科學家認為,視杯無須借助晶狀體的作用,就可以自己形成。
要想在活著的、正在發育中的動物身上觀察這一現象絕非易事,因此大約在10年前,我的研究團隊決定做一次嘗試,看能不能把眼睛的發育過程“提取”出來。
具體做法是,先在培養皿中培養胚胎干細胞,然后加入眼睛發育所需的化學物質,觀察培養皿中發生的情況。從發育程度上來說,胚胎干細胞是zui原始的干細胞,zui終可以分化成從神經到肌肉的各種組織。
當時,把干細胞培育成器官的技術尚不存在。人們曾把相互分離的干細胞“撒”在膀胱或食管形狀的人工骨架上,試圖搭建出新的器官。這類組織工程學技術在培植真實器面并不是很成功。
因此,我們決定另辟蹊徑。在正式動手之前,我們做了一些準備工作。2000年,我們發明了一種細胞培養方法,可以把小鼠的胚胎干細胞轉變成多種神經細胞。隨后,我們在培養皿中培養了一層小鼠胚胎干細胞,并加入一些可充當“傳遞員”的細胞——這些細胞會向胚胎干細胞傳遞化學信號,促使后者發育、分化,脫離胚胎狀態。我們培養這些細胞的目的,并不是要復制某個人體器官的三維結構,而是想看看,僅用細胞自身的化學信號,是否足以讓胚胎干細胞形成眼睛發育早期所*的神經細胞。
起初,我們沒有獲得多大的成功,但在2005年,我們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以前,我們實驗室在培養干細胞時,細胞只能平鋪在培養皿上,但在2005年,我們突破了“二維限制”,可以讓干細胞懸浮在培養液中,這就是“懸浮培養”。我們采用這種三維培養技術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在懸浮培養中,細胞聚集時,本身就會形成三維結構,因此在產生復雜組織時,會比平鋪的細胞層更容易;其次,為了發育成復雜的結構,細胞之間需要相互交流,而三維培養更適于促進這樣的交流,因為細胞之間可以更加靈活地發生相互作用。
使用這種新方法,我們把相互分離的胚胎干細胞懸浮在液體培養基中,然后注入多孔培養皿的小孔中(每個小孔只有微量的培養基,含大約3 000個胚胎干細胞)。我們發現,原本分開的胚胎干細胞開始聚集在一起。
隨后,就可以誘導這些微小的細胞聚集體,讓它們全部分化為一種神經前體細胞(neural progenitor)——這類細胞通常存在于大腦前部。然后,這些細胞開始相互發送信號,經過三四天的時間,它們便自發組織成中空的球體,由單層的神經上皮細胞構成(神經上皮細胞即神經干細胞,由前體細胞分化而來)。我們把這種形成單細胞層的方法稱作SFEBq培養法,即“胚狀體樣聚集體的快速再聚集無血清懸浮培養法”(serum-free floating culture of embryoid body-like aggregate with quick reaggregation)。
在胚胎中,神經上皮細胞接收來自細胞外的化學信號,zui終形成特異的大腦組織結構。在這些化學信號中,有一種信號可觸發間腦的發育,形成視網膜和下丘腦(hypothalamus,控制食欲和其他許多基本生理功能的腦區)。成功地使胚胎干細胞形成球體之后,我們實驗室開始嘗試,誘導這些細胞分化成視網膜前體細胞——成熟視網膜細胞的前體。我們向SFEBq培養體系中加入了一系列蛋白質。在胚胎中,這些蛋白的作用正是誘導視網膜前體細胞的產生。
當這些細胞球體在懸浮培養基中繼續保存了數天之后,視網膜上皮組織自發地向外突出,形成視泡樣的結構。然后,突起部分的頂端又開始內陷,ELISA試劑盒形成酒杯狀結構,很像胚胎上眼睛的視杯。與活體動物中一樣,這個源自胚胎干細胞的視杯也由內外兩層組成:外壁是上皮層,內壁便是視網膜。
換句話說,在培養皿中,原本分開的干細胞組成的聚集體,獨自形成了有序的結構——真是名副其實的“eyepopping”(這個詞有雙關含義,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眼睛出現”,而這個詞本身的含義是“使人瞠目的”)。不像在胚胎中,培養皿中并沒有晶狀體和角膜。這一發現清楚地回答了那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原始視網膜的形成,是否需要晶狀體等鄰近組織施加外部作用力。至少在體外,視網膜的形成是一個基于細胞內部程序的自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