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貝蟲病(Babesiosis)是由巴貝蟲通過蜱傳播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原蟲病,原蟲主要寄生于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內。人巴貝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寒戰、發熱、貧血、黃疸、溶血和脾臟大等。
[病因學] 巴貝蟲通過蜱叮咬,使孢子進入人體,在紅細胞中進行裂體增殖為裂殖子。當感染嚴重時,可使大量紅細胞破壞,并釋出蟲體代謝產物,引起寒戰、高熱、溶血、黃疸、血紅蛋白尿。感染原蟲的紅細胞可相互黏聚,堵塞毛細血管發生缺血和壞死。zui常見的損壞器官是肝、腎、脾、心和腦。侵入紅細胞的裂殖子可發育為雌雄配子體,在蜱叮咬時配子體隨血進入蜱腸腔內成為合子,然后侵入蜱的腸壁上皮細胞成為裂殖子,細胞破裂后裂殖子進入體腔,侵入唾液腺發育成子孢子。
[實驗室診斷]
特異性檢查
(1)血涂片檢查。
(2)動物接種分離法。
(3)血清學檢查。
[結果分析與判斷]
1.血涂片檢查 血液涂片染色顯微鏡檢查的陽性標本可見在成熟紅細胞內有多個環形、或梨形小體排列成十字形4聯小體,細胞內五色素顆粒。
2.動物接種分離法 取患者血液lml接種于倉鼠腹腔內,2~4周后取尾血涂片可見原蟲者為陽性,可作為確診依據。
3.血清學檢查 本病抗體雖與瘧原蟲有交叉反應,但抗體效價以巴貝蟲較高。可用間接熒光抗體法和ELISA法檢測特異性抗體,前者1:64以上為陽性。